【四养工程】学生篇⑭让好的学习习惯陪伴你的成长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8-22浏览次数:6

 

【编者按】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三结合五赋能”教育理念,通过引导和要求教师养德修为、身正为教的同时影响和熏染学生的道德养成。在学校统一安排下,特开展“四养工程”,构建具有文学与教育学院特色的“一引领,二合力,三课堂,四养成,五争先”的“一二三四五”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众所周知,好的学习习惯会提高学习效率,它还是成功的开始;好的学习习惯,能让我们在学习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在读书的时候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坏习惯可以毁掉一个人,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其实让自己变得优秀的途径是大多来自于:学习。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学习很重要,也渴望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但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脑补了一大堆自我提升的规划,却总是难以落实。我们经常给自己制定许多计划:一年读20本书;21天学习计划;掌握摄影的技能,提高英语能力,培养舞蹈、唱歌的爱好,但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完成。没有完成,并不是你的执行力不够强,也不是你的信念不够强大,而是你还没有养成习惯。

当你还没有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你逼自己在11点入睡,在7点起床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当你还没有养成学习习惯,你逼自己一年读20本书,那大概率会失败。

如果把学习当成一个阶段性的任务,为了达成什么事情,才去学习,那你永远都不会养成学习习惯。

就像高考一样,你努力12年只是为了一场考试,等到你高考完就很容易放飞自我,在大学很难静下心学习,而在工作后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

这样就会使得你形成思维懒惰的习惯,遇到事情能不动脑子就不动脑子,满足于简单的事,追求“即使满足”的快乐。

一旦养成思维懒惰的习惯,你就很难静下心学进去,每次学习就容易困,容易累,产生厌学情绪,以至于你制定很多计划都完不成。

这就是有心而力不足的原因,不是你执行力不行,而是你还没有养成习惯。

所以我们首先要树立一个价值观:学习是一件终身要做的事情,而养成终身学习则是我们的使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在平时我们应以指针朝夕的奋斗精神珍惜好每一寸光阴,勤奋学习,苦练本领。可从以下几点方面来进行:

①我们应热爱自己的专业,树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成就事业的志向;

②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研究适合的学习方法,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③把学习专业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深入钻研。同时,对相关专业知识也能够认真学习;

④既喜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学习五对新事物,新知识,抱有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

第一大点就是要勤奋、刻苦、努力、下功夫。第二大点是我们要勤于思考,做事做学问,勤于动脑,善于分析,综合推理以及判断。第三大点是我们要善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常问为什么?第四大点是我们要学会表达,能说会写,善于交流。在平时的空闲时间,我们也应培养我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大学生的基本生活内容,我们还可以加强理论创新,增强实践创新。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再就是平常我们应注意运动,身体是人生的本钱,运动是健康的渠道。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终将一生受益。

 

撰稿人:汉语言文学B2202班  周翠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