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文学与教育学院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纪实(九)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4-15浏览次数:14

——读懂关键四年 精准助力成长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特开展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线上学习、交流分享等形式帮助辅导员不断提高职业能力和工作水平,助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连续两年联合发布2019年、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展现了当代高校辅导员立足本岗敬业奉献、矢志拼搏不断奋斗的良好风貌。 为更充分展示高校辅导员的奋斗精神,激励广大高校辅导员更好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4月14日晚7:30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举办“闪亮的名字‘最美高校辅导员’直播大讲堂”。2020年最美辅导员靳敏以“读懂关键四年,精准助力成长——大学生发展理论及思政工作实践”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

靳敏老师以其15载的工作经历为基点从四个维度展开,深刻的向我们阐释了辅导员的使命担当。第一部分,靳敏老师分享了她的育人工作经验。她专心守护青春航向,精准助力1800名学生在成长中练就硬核担当。在疫情期间她坚守逆行,保卫战中沉社区显党员本色,阻击战中撑起生命之舟,就业攻坚中克难奋进,学生一次性就业率96%。第二部分,发展理论探索。靳敏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大学生发展理论和院校影响力理论,大学生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发展需求,又重点为我们讲解了发展需求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和奇克林七向量发展模型。第三部分学生发展特征。靳敏老师从原生家庭、大学生前教育和成长经历三个角度总结了在社会转型中教育问题在大学生中所凸显的特征。当代大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自我意识更强、组织关系略显淡漠、“非主流”文化、更趋向实用主义、依赖思想、自我约束缺乏、规则意识较弱、抗压能力较弱、人际交往单薄、情感茫然等。第四部分思政工作实践。靳敏老师以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调查问卷调查为基础,将各类测量量表做了横向和纵向的数据分析,通过对一些外国教育理论的比较和超越探索在中国情境下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

    正如靳敏老师所引用总书记用过的两个农业名词来形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是“小麦灌浆期”,一个是“小麦灌浆期”,通过此次讲座使我们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最珍贵的存在;每一个学生都值得我们关心;每一个学生都值得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每一个学生都值得去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值得去欣赏。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