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滋润,用心感受
——记2006届校友朱锦春
引言
“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也是幼儿教育的永恒话题。如果说责任是一棵大树,爱就是生长在大树上的藤蔓,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将爱融入到责任之中,如影相随。
朱锦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2006届毕业生。现任泾干第二幼儿园园长。
2006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朱锦春时常在思考,作为一名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应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爱?是宠溺的爱,还是严苛的爱?当遇到一些孩子用“武力”解决问题时,是要视而不见,还是严厉惩罚?当孩子们拿着稚嫩的画作给我们欣赏时,我们应该鼓励表扬还是敷衍了事?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被老师重视,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关爱?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朱锦春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作有温度的关怀,以爱育爱,用臂膀般强壮的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用阳光般炽热的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灵,用烛火般明亮的爱去点亮孩子的理想。她用无私的、热切的关爱给予了孩子们终生永恒的美好记忆,因为只有“爱”才是畅想教育唯一的主旋律。
一、“用爱滋润”,在“爱”的道路上感受幸福
高尔基说:“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虽然在教育这条道路上现实并非如理想般顺利,从事幼儿教育事业之后,她开始真正认识到:要真正爱上许许多多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且要爱得公平、爱得得法,需要倾注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更多的关爱,这是一条属于她的路,她是一名天生的师者,走在这条路上,她是踏实的,充实的,欣喜的,平和的。然而在多年的成功教育之路背后,朱锦春付出了比别人多二十分的努力与艰辛。
2006年,朱锦春开始从教,在泾干幼儿园担任大班教师,和孩子们日夜摸爬滚打,叫得出所有班上孩子的名字,说得出他们班里所有小淘气的糗事,尽心尽力关爱好,保护好每一位孩子。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单调琐碎的,从每天的晨检到孩子们的吃喝拉撒,她都毫无怨言、认真负责地做好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在朱锦春看来,一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做到“关心、爱心、耐心、细心”,还要具有理解孩子,引导孩子,发现孩子的智慧,把每天重复简单的事做好,把平凡琐碎的事做细。她甚至将工作细致到为体虚出汗的幼儿垫干毛巾,减少孩子感冒的机率。在这些孩子身上她倾注了所有的关爱,她用这细水般绵绵不断的爱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们的信任。
多年的教育工作也让现在的朱锦春,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幼儿教师,要对孩子负责,要平等地对待、欣赏每一位孩子,为每一位孩子创造平等发展的机会。我是一名幼儿教师,要对家长负责,要像家长一样呵护孩子,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到我的班上。对孩子,朱锦春的给予永远多于索取,她懂得用心去感受身边孩子带给的不同惊喜,她的微笑让孩子觉得是暖暖的阳光,她的关爱与呵护让孩子产生深深地信赖,她的宽容与大度让孩子变得轻松愉快。因此她坚信试着用爱去体会孩子的世界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爱“更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前提,是打开幼儿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朱锦春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描绘着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二、“用爱滋润”,在“成长”的道路上享受幸福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朱锦春也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面对挑战,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带着满腔热情与自信,不断地学习,充实自我,以科研武装自己,以创新捍卫自己,不断地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趋势,成为一名浪尖上的弄潮儿。为了练就过硬的本领,她虚心向中老年教师请教育儿心得,同时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平台自学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
2014年,是朱锦春人生的转折期。这一年,她参加“教学能手”比赛,从泾干镇到泾阳县再到咸阳市,通过逐级比赛,层层筛选,最终取得了“咸阳市教学能手”称号。同年在《阳光杯全国儿童书画大赛》中又获得了特等指导奖。
朱锦春还自掏腰包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奥尔夫音乐》培训,这次的培训更是让她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就。在她的班里有这么一个孩子,经常无缘无故地去攻击其他小朋友,更是排斥老师善意的劝导。但朱锦春对此并没有忘记初心,她认为在和每位孩子同行的日子里一定有珍贵的东西在等着她,应该带着一颗平和的心走进他们的心里。她发现这个孩子很喜欢唱歌,于是她哼着知道的所有歌谣试着走近,孩子停留了片刻还是一如既往的推开了她,虽然也灰心沮丧,她心里还是乐观地安慰自己:不是还有片刻的安静吗,比起以前来不是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吗?朱锦春也明白了孩子喜欢音乐,但是害怕她这个老师,怕和老师对视,也更害怕老师先发制人。所以朱锦春改变了策略,从孩子的背后接近,大声地给孩子唱歌,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一次,两次……慢慢地,孩子开始和着她的歌声一起唱,同时,攻击行为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拉着她的手随着节奏轻轻摇摆。现在,这个孩子经常会主动为老师和小朋友们唱几句自己喜欢的歌曲,渐渐地也愿意主动与身边的人亲近了。
这一次的经历让朱锦春体会到了学习先进教育方法所带来的成就感,更激发了她对于教育事业的热情。2015年9月,在陕西科技报举办的《我心中的祖国》绘画大赛中,朱锦春积极组织全园教师和大班幼儿参赛,指导的7名幼儿均获得“优秀奖”,自己也取得了全省“三等奖”的好成绩。同年10月,在泾阳县教育局的推荐下,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国家培训项目“陕西省乡村教师脱产置换研修”学习,并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创建泾阳县“双高双谱”示范幼儿园的工作中,亲自带领幼儿园的教师创作手工,与教师幼儿共创环境,做方案,找资料,将全园的环境氛围从主题的确立到作品的上墙成型。每一项工作她都参与其中,处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幼儿的创造性,在省督导组的首次督导和“泾阳县学前教育现场会”中得到一致好评,让孩子和教师在一次次实践中共同成长。
2015年1月20日,作为“脱产置换团队”的培训教师,首次在泾阳县“送教下乡”活动中承担对教师的培训。奥尔夫音乐观摩课《欢乐满山谷》,在课后的教研评课中得到参加培训教师的一致好评。
2015年6月,在“陕西省教学能手”各地区比赛中,又一次被泾阳县教育局推荐去了陕西省宝鸡市担任宝鸡市教学能手赛“学前教育”组的评委。
在幼儿教育这片沃土上,十年如一日,她就像一位农人,每天都在田间耕耘:点种、耕作、间苗、收获、酿造,寒来暑往,甘苦自知。这段探求教师真味的岁月,使朱锦春从一名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一名科研型教师。朱锦春所在的幼儿园是泾阳县首家选用南师大版《整合主题》进行教学的幼儿园,她负责亲自指导教师如何组织主题教学,如何布置活动主题墙,如何有效利用家长资源,最大化的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在课题实验中,不断学习、转变观念,在学习中前行,在行动中反思。对此她并不自满,还独自撰写了论文《幼儿教育要发挥绘本魅力》、《如何避免小学化倾向》,发表在省级刊物《文学教育》杂志上。
随着《指南》和《新纲要》的颁布,朱锦春并没有中断学习,而是通过转变观念,接受前沿的教育理论,寻求适合每个儿童发展的教育方式,使每位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学习新《纲要》让她进一步懂得了怎样爱孩子,爱幼教事业,怎样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将新的理念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边探索边实践,形成了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成长。
2016年4月20日,泾阳县名师工作室正式授牌,做为泾阳县幼儿园朱锦春工作室的主持者,她将带领其他6名成员,为幼教事业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不断成长。
多年来在搞好班级工作的同时,朱锦春还负责全园保教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分析自身特点,探求教师自我发展的规律,建立教师自我发展机制,让幼儿园不仅成为幼儿成长的乐园,同时也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
三、“用爱滋润”,在“收获”的道路上诠释幸福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教育,绝对不是一件培育花朵的工作,它是种植树木,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扶持与忘我的漫长期待,它是一种为了终极放飞而无比宽厚温暖的拥抱。
如果说现在能够沉静的行走于教育道路上的人是少之又少,那么朱锦春老师绝对是其中甘于沉静的一个。为了孩子,朱老师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十几年来,在12点以前几乎没有睡过觉,每天仅睡4、5个小时。
“幼儿园老师有你这样当的吗?”家里人曾这样抱怨,后来理解了,也不再追问了。
“怎么这么忙?不亲眼见,谁能相信啊。”朋友曾这样埋怨,时间长了,就随她了,连聚会都会以她这个“祖国的园丁”的时间为准。
“别老那么晚,活是干不完的,身体还是第一位。”同事这样叮咛她,为她的健康而担心。
多年来,朱锦春一直坚持记工作日记,无论多忙也要补记一下工作日志,回忆一下当天有什么遗落之事:哪个孩子病了需要致电慰问、哪位家长来电需要回复,哪些孩子的个别问题没能及时解决等等。想到了,便放下手头的事情,马上解决,不再拖延。做这些的目的是让孩子和家长们懂得,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在老师心里。
每个人的内心所承载的并不多,在朱锦春老师的心中,承载的最多的是对孩子们的义务、职责与惦念,这些孩子们在她心中占有无法取代的特殊位置。她曾经在日记中写到,“我真的很害怕离开孩子们,我无法解释自己的这种感觉,和他们在一起,哪怕忙点,累点,甚至烦点,都没关系。只有在园里看到孩子们之后,我才会觉得踏实,忽然明白,这不仅仅是惦念了,这就是感情,是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在园里看到让我惦念的孩子们,放学时,也告诉我离开幼儿园也会惦念着我,仅仅如此,即便更忙碌辛苦,我都是快乐的。”
从选择幼儿教师这条维艰的道路至今,朱锦春老师始终秉着一颗诚恳而纯粹的心,以一种刻苦与努力的态度和那份不为世俗瞬息万变的利益、荣誉所动的坚忍走她自己的道路,教育、关爱、感染那些天使般的孩子甚至他们的家人。这情、这意都是源于朱老师对于学生的爱,对于教育的爱,对于工作的爱。
“不忽略每一个学生!”这是朱老师对自己的要求。然而一个人的精力到底有限,对于朱老师来说,尽管可以用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对待孩子,也不可能每个都照顾的周全,所以必须依赖与她合力配合且有行动力的家长,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真切受益,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朱老师为了使全班家长能够及时了解班级的整体教育情况,她为班里的孩子建立教育档案,有针对性的与家长进行约谈,进行个案指导。通过科学的教育理念,个案化的细致指导,朱锦春老师与家长通力合作,实实惠惠地将优质教育落实到每一孩子,每一个家庭,达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孩子的成长就是教师的快乐。“一点点小小的进步,一个个真心的笑脸,或者只一个成长过程中的微笑,就能使我忘记烦恼,无比欣慰。我的心常常被孩子们感动,只因为那来自孩子心灵的诚恳,来自孩子天真的不遗余力的朴实的行动!”朱锦春老师幸福地说道。从事幼儿教育多年,朱锦春以善为灯,以心为田,努力做一个安静的燃灯者,心甘如怡、倾尽心力地为教育、为孩子无私付出,把对孩子的爱付诸于实实在在的行动。“用心做到最好!”这是朱锦春老师工作的座右铭,它伴随着朱老师,在教学班的工作中将自己的黄金岁月深深扎根于百余名孩子的心田。
如今的朱锦春老师,已经在幼儿园第一线由一个普通的教师,一步一步的成长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幼儿园保教育主任,幼儿园副园长。但她却依然年轻,无法形容的那份气质和修养使她更为美丽,永远对孩子保持灿烂的微笑,永远与孩子们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在孩子的心里,她是最慈爱的妈妈,也是最尊敬的老师,更是最值得信赖朋友。
多年的教育历程,朱锦春用春风化雨的辛劳滋润着每一颗快乐的种子。在她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民族的希望,世界的希望,人类的希望。她相信每一位热爱幼儿并对幼儿付出真情和汗水的幼儿教师在白发回首时,都将幸福地说:“我得到了人世间最博大的爱。”面对平凡而充实的教育工作,朱锦春用自己对幼教事业的满腔热情,诠释着幼儿教师的职责,在她的生命中一刻也不停歇的用爱真诚的关爱孩子,用爱平等的教育孩子,用爱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用汗水浇灌出祖国明天的希望!在今后的育人道路上,朱锦春仍将以一颗火热而纯粹的心走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播种幸福,播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