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德者,本也。”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文学与教育学院党总支在师生群体中广泛开展“思政教育培优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教师坚持“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在现有专业知识讲授中深挖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领价值观;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振兴乡村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重要论述,提升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儿童安全意识,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的第二天,实践团成员紧扣“喜迎二十大,共同护童心”这一主题开展了调研县教育局、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访谈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
刘利老师和实践团成员张怡恒、王得雯等前往礼泉县教育局进行调研,县教育局教育科工作人员向实践团介绍了《礼泉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及“五类学生”管理的通知》的相关文件与,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等相关政策,其中留守儿童就包括在这“五类学生中”。
下午,实践团成员张怡恒、王得雯通过调研得知该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均为留守儿童祖辈,年龄普遍偏大,对于家庭教育促进法没有听过,更谈不上了解。为此,刘利老师针对此现象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普及,促使监护人可以合法、科学、合理地监护、教育和指导孩子们,从而为孩子们构建一个积极、健康、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
建立与广阔天地间的连接,开辟往灿烂远方的路径,是本次志愿的意义所在。下午5:00至6:30实践团成员对孩子的监护人进行个案访谈,详细了解其生活、家庭、孩子们的基本情况,在接下来这几天为他们做好心理疏导,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和爱护,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追求。
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们,更应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助力美丽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