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教师为根本;教育发展,师德师风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学与教育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四个引领”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争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近日,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组织全体老师认真学习了《师德师风应知应会手册》,深感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也深知师德师风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思考,我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四有”好老师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所谓“四有”,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构成了好老师的完整内涵。作为老师,我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我们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要有扎实的学识,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要有仁爱之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四个引路人”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作为老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培养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品质;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为他们提供广博的知识体系和深入的思考空间;我们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第三,“四个相统一”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要求。我们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品德的培养;我们要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我们要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既要深入研究学术问题,又要关注社会现实,为学生提供有益的社会实践机会;我们要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尊重学术自由,维护学术规范,为学术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六要”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方面涵盖了教师的政治素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视野境界、自律意识和人格魅力等多个方面,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的方向。
最后,“四个服务”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我们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我们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我们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持续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人: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专职教师 张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