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丁德科《司马迁〈史记〉揭示中华文明科学人文根脉》

发布者:文学与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3-12-08浏览次数:11

编者按:全国史记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二十届年会2023年11月11日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隆重召开。我校教师与学生以文参会,其中,教师投稿14篇,学生投稿25篇。近期,对有关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史记论丛》第19集的主要观点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术交流栏目陆续编辑发布,供大家学习借鉴。

科学思想史学者、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丁德科教授,在近日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召开的全国“史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学术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中华文明的科学人文根脉——<史记·五帝本纪>的科学人文理念》的报告。报告指出,司马迁《史记》记述中华文明自轩辕黄帝开始,一般认为具有5000多年历史,而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记述应更早。神农氏衰亡,黄帝修兴道德,教化百姓,鼓舞提振士气、加强武备;探索了解、遵循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时间晴、冷、热、风、等气候变化规律而施策、为政、帮教。适时适当运用农耕技能以正确方法教导百姓耕种黍、稷、菽、麦等庄稼,体恤安抚遭受战乱苦难的人们。关心稳定四方诸侯部落生产生活秩序,训练用熊、罴、貔、貅、貙虎等为图腾标识的族群斗士,为的是战胜叛逆统一趋势而反动部落。轩辕黄帝领导的“大一统”,呈现出统一、安定、发展新局面其后的颛顼、帝喾、尧、舜持续发展。中华文明初创时期,城邑居住着政治集团和先进人群,所在周边自然生态与生产生活条件良好。分布广泛的器具生产制造场所规模、能力、水平持续发展。主要人群有诸侯、大臣、官员多是具有知识技能的官员,更多的是祭典、礼乐、文史、天文、地理、水利、农耕、渔猎、驯养的人群与医生、工匠、艺人等。“五帝”时代愈以强调倡导的“以利天下”为宗旨的“大一统”格局持续巩固、发展,社会工程与造物工程接连实施,有力地促进“明清政治”社会发展,礼乐制度教化社会秩序,知识技术积累、经验认知凝聚、思维方式进步、人文精神提升。举国诸多治理举措细致深入、波澜壮阔,漫长历史岁月凝聚了敬天利民、遵循时节、奋庸而为的思想信念,天文地理、耕作渔猎、礼乐法制等生产生活的知识认知,选贤任能、激励约束、咸成厥功的思维方式,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智慧理性进取精神,科学人文趋向新高度。

丁德科梳理总结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述的“五帝”时代的科学人文,是“大一统”格局下的科学人文,禀赋过人、经受历练、出类拔萃的“五帝”领导的精英执政的科学人文,举国体制机制的科学人文,利民思想指导下的科学人文,敬顺昊天、遵从自然的科学人文,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人文,重视各方人才的科学人文,各方各地总体发展的科学人文。

“考古资料足以佐证‘史圣’的观点。”丁德科特别讲到。迄今1万年的大地湾文化已出现彩陶;距今7000年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分布广泛的诸多新石器制造场显现石器制造技艺水平的不断提升;距今5000年到4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已达到彩陶艺术的巅峰;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晚期,已步入铜石并用时期;距今4600年至4000年前的山西陶寺文化,被认为是尧帝时代;距今4300年前的陕西石峁文化更为先进。

丁德科还讲到,科学的人文是永恒的话题,“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我们应切实传承司马迁精神,大力发展科学人文,坚定文化自信。


丁德科: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格乐大学(泰国)分中心学术委员会、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特聘教授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