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国“史记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二十届年会于2023年11月11日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隆重召开。我校教师与学生以文参会,其中,教师投稿14篇,学生投稿25篇。近期,对有关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史记论丛》第19集的主要观点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术交流栏目陆续编辑发布,供大家学习借鉴。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典籍,亦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瑰宝。其对外传播与推广,是国际中文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培养汉语二语学习者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论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史记》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应用:首先探究中华文化典籍《史记》国际传播的背景与现状。梳理了其国际传播的时间与空间脉络,凸显其在国际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并就《史记》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第二,探究《史记》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价值意蕴。它在丰富课程资源、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课程思政资源、注重德育培养,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创新,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力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剖析了《史记》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难点与对策。具体提出针对性的降低文本难度、丰富教学方式,教师增强《史记》的知识储备、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等教学对策,以期提高《史记》的实践效果,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国,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史记》的传承创新和传播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师生而言,同样担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任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职责,文化典籍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文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