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教师为根本;教育发展,师德师风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学与教育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四个引领”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争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师德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灵魂,是教师所有修养中最重要的修养。我们知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里,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两种约束,一种是法律,一种是道德。而师德师风是属于道德范畴,它往往是一种自律行为。我们常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风范,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我们进行为期两天的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暨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百姓呼唤好老师,教育行政部门也制定师德标准来规范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做?我认为我们要大力弘扬“四有”好老师精神,做好“四个服务”,“四个引路人”,坚守“四个相统一”和“六要”精神,做人民满意教师。
一、“四有”好老师
首先,有理想信念是师德的核心。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帮助教师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正直与坚定,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有道德情操是师德的基石。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让教师始终保持师德师风,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的道德情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做到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榜样。
再者,有扎实学识是师德的重要支撑。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学科素养,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学生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也是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体现。
最后,有仁爱之心是师德的灵魂。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仁爱之心。只有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在我看来,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以四有好教师标准为指导,不断完善自己,为学生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四个引路人
首先,作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我认识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品格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以自身的品德修养为榜样,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
其次,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我深知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再次,作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我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需求。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注重创设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最后,作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我深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我通过讲述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展示国家的发展成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我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总之,“四个引路人”的理念让我更加明确了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四个相统一
首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是我作为教师的根本任务。我认识到,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努力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将德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道德的提升和精神的滋养。
其次,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是我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我深知,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我不仅在课堂上讲授知识,更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我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再次,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是我作为教师的重要职责。我注重学术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同时,我也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中。我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最后,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是我作为教师的基本准则。我尊重学术自由,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同时,我也强调学术规范,要求学生遵守学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我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
综上所述,“四个相统一”的师德理念为我指明了教师职业的发展方向。我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四、六要
首先,“六要”师德强调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这让我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才能保持对教育的热情和执着,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付出更多的心血。
其次,“六要”师德要求教师要热爱、尊重学生。这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师德的核心。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用爱和耐心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和谐、温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再次,“六要”师德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我们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师德师风,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此外,“六要”师德还提到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这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最后,“六要”师德还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总之,“六要”师德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我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五、四个服务
“四个服务”师德理念,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新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诠释。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这一理念,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为人民服务是我作为教师的根本宗旨。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命运的事业,而教师则是这一事业的重要承担者。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教学中,我注重关注学生的需求,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是我作为教师的政治责任。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坚定政治立场,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注重将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再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是我作为教师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作为教师,我要积极宣传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认同这一制度,增强他们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最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作为教师的实践要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中心任务,也是我们教师的工作重点。我注重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四个服务”师德理念为我指明了教师职业的发展方向。我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践行这一理念,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
我们举行师德师风培训,就是要弘扬优良的师德师风,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力行师德规范,进一步提高我校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希望广大教师常以“君子俭身,常若有过”的态度,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德修身,以德立威,内铸师魂,外塑师表,在教育这一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敬业奉献,践行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在岗位上争创一流,成为一名最“美”的教师。
稿源:汉语言文学教师 田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