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德者,本也。”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文学与教育学院党总支在师生群体中广泛开展“思政教育培优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教师坚持“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在现有专业知识讲授中深挖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领价值观;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心系学子梦,温暖送万家
为进一步宣传和贯彻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全面深入了解学院贫困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情况,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的精准度,增强资助育人实效。文学与教育学院学工办主任李雅宁于2024年7月10日走访了家住商洛市丹凤县土门镇,就读于汉语言文学B2210的班一名贫困家庭学生。
7月10日上午,李雅宁代表学校,带着慰问品,火车、汽车、出租车几次辗转,于当天下午13:30到达该生家中。该生家中四口人,父母和姐弟俩,父母朴实本分,母亲主要在家照顾上五年级的弟弟,家中主要经济来源仅靠父亲一人在工地打工维持,经济困难。学生父母非常热情欢迎走访的老师,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饭后,李雅宁向学生父母汇报了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并向学长宣传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也希望家长能多关注和参与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和成长,支持配合学校做好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做好未来人生的规划,也希望受助学生,能珍惜学习机会,将加倍刻苦努力学习,不辜负国家和学校的资助与培养,将来为学校和国家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此次走访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接受贫困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资助、教育和服务,将党和国家的温暖、学校的关怀真切送到贫困家庭学生手中,助力学子们成长成才。
稿源:李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