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养工程】辅导员篇⑬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学生工作——辅导员陈丹养成工程阶段性收获体会

发布者:文教学院发布时间:2024-07-03浏览次数:14

【编者按】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三结合五赋能”教育理念,通过引导和要求教师养德修为、身正为教的同时影响和熏染学生的道德养成。在学校统一安排下,特开展“四养工程”,构建具有文学与教育学院特色的“一引领,二合力,三课堂,四养成,五争先”的“一二三四五”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根据辅导员养成工程实施方案的学习,辅导员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坚力量,提升辅导员师德师风素养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坚持思政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总体要求,现写几点自己辅导员工作的心得体会

首先,把握好与学生的关系距离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距离把握的好,学生工作的开展则游刃有余;把握不好,就像脚上灌铅,前行阻力很大。对于大学的管理模式、规章制度都在进行行为和心理上的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和学生保持适当距离,有利于树立辅导员的威信,树立学生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为大学后期生涯打下良好基础。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就会非常顺利。

其次,公平公正是辅导员树立工作自信和赢得学生尊重的核心要素,学生工作范畴内的公平公正有两个层次,一是形式上的公平公正,二是实质上的公平公正。例如,在本学期评奖助学金时,比如助学金的评选,程序公平比实质公平可能要更加重要,更有价值,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我们不能花费太多时间去调研,也没有条件到学生家里去调查走访,因此,对于助学金评选,我们要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严格规范的程序上,只要程序严格规范,哪怕最后评选结果做不到实质公平,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至少不会出现大规模学生投诉问题。在学生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只有把握好形式公平公正和内容公平公正的辩证关系,才能做好学生工作,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内心尊重和信服,才能增进辅导员的自我认同,提升工作水平。

最后,对于特殊学生的帮扶,辅导员需要关注背后家庭。我们要搞清楚,特殊学生之所以特殊,主要是四个方面特殊:个性特殊、成长环境特殊、家庭关系特殊、价值观特殊。上述四个问题没有哪一个是能够简单粗暴处理的,每一个问题本身带有很大的惯性,并且包含着很多小问题。帮扶这样的学生,如同治疗疑难杂症,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不能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我们务必要寻求同事、学生家长、学生朋友、资深教师的帮助,形成合力,由内而外,久久为功。抛弃特殊学生群体的老师,很难说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要有教育理想和情怀,大量实际案例告诉我们,在学生需要鼓励的时候,要迸发出积极乐观的情绪引导好学生,要带给学生希望和乐观,有的学生会因为辅导员的一句鼓励发生积极质变,快速觉醒和成长,甚至成就自己的事业!

撰稿人:辅导员陈丹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