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教育】文学与教育学院2024级学生入学教育⑫2024年文教讲师开讲啦(第一期)

发布者:文教学院发布时间:2024-10-09浏览次数:10

【编者按】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也是大学新生的必修课。文学与教育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实效性强的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构建生活适应力、文化认同力、认知学习力、素质发展力的四力育人模式,不断提高入学教育塑性力,帮助2024级学生顺利完成角色适应和角色转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成长成才开好头,起好步。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人文素养,文学与教育学院2024年10月9日14:004J101召开文教讲师开讲啦(第一期)主题报告。本次报告由汉语言文学教研室博士、副教授马倩老师主讲,主题为“一书一世界,一感一春秋的”

马倩首先学生们介绍了《红楼梦》和《活着》两部经典文学作品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浪漫引入,幽默风趣地讲述了林黛玉和福贵的故事,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人格魅力,让大家充分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她在结语中读书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经典作品能让我们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珍惜每一次阅读经典作品的机会,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让自己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更让我们收获颇丰。


此次主题报告同学们提供了一种多元化的阅读体验和交流机会,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成就,引导同学们注重自我修养,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文化素质和人格修养为学校培养出更多有着全面素养的综合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培养。


 汉语言文学B2402 时烨䶮:马倩老师以《红楼梦》为例带我们走进中文的浪漫与挑战,具体阐述阅读与书籍带给我们人生带来的启发。首先她让我知道不仅要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还要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去体会,体验文学作品中的多样情感。不同的作家笔下的不同作品都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真正地走进他们我们都会一次又一次的接受到心灵的洗礼,有着更加深层次的思考。《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就像是一场缘分与命运的博弈。他们的爱情,美好而又悲哀,展示了人性中最纯粹的情感和最无奈的现实。后面通过余华的作品《活着》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生命的脆弱,更让我懂得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句话的含义。听完这次的主题报告,我明白了文学、书籍于我们成长的意义,使我收获颇丰。

汉语言文学B2402班李嘉琪: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此次的主题报告让我更加明白读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在马倩老师的报告中,分别通过《红楼梦》与《活着》让我们更深的领悟了故事的真谛,体会到了读书所带给我们的魅力。在《红楼梦》中,黛玉从出生开始便注定是凄苦的命运,不管是从那个方面,她和宝玉的爱情永远都不会有结果。通过四春的故事,也让我们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封建礼教。一书一世界,一感一春秋。文学是深沉浪漫的。在书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读书不仅可以收获知识,还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不断成长!

汉语言文学B2406班罗亦婷:听完马倩老师对《红楼梦》的进一步解析,使我对《红楼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另一层面剖析了小说中的人物,刷新了自己的认知,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刻的人物刻画、复杂的情节发展而著称。通过马倩老师的讲解,林黛玉并非哭哭啼啼、柔柔弱弱的女子,更多看到的是林黛玉坚韧的美,她不以别人给予的帮助为幸福。其次,林黛玉的性格复杂而鲜明,她敏感细腻,多愁善感,对待感情十分认真,她对贾宝玉的爱情深亲而执着,却因为命运的捉弄而无法得到圆满的结局。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既要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又有着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悲伤,这种性格的复杂性使得林黛玉的形象更加立体而生动。此外,林黛玉还具有一种独特的叛逆精神,她敢于挑战封建比较和世俗观念,追求自由与真爱,她的叛逆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对爱情的追求上,也体现在她对封建家庭和社会的不满与反抗上。这种叛逆精神使得林黛玉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角色,她的形象也因此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马倩老师的主题报告和文学作品人物的分析,让我体会到,“人生不是轨迹而是旷野”,如今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果敢坚毅,勇于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撰稿人:汉语言文学B2402班  彭洋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