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三结合五赋能”教育理念,通过引导和要求教师养德修为、身正为教的同时影响和熏染学生的道德养成。在学校统一安排下,特开展“四养工程”,构建具有文学与教育学院特色的“一引领,二合力,三课堂,四养成,五争先”的“一二三四五”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为了响应国家对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号召,在今年六月份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前往新疆伊犁自治州的实习支教活动。2024年8月31日,我们一同前去的共计60名同学抵达伊宁火车站,踏上了前往新疆伊犁尼勒克县和巩留县的旅程,将在当地的中小学校进行毕业实习。
这次实习不仅是对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一个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平台,同时也为新疆伊犁地区带来新的教育活力,促进当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在实习期间,我们不仅需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参与当地的教研活动,体验不同的文化背景,学习如何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教学,从而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一、初到新疆伊犁
2024年8月31日,我与其他59名同学从全国各地汇聚一堂,怀揣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登上了前往新疆伊犁自治州巩留县和尼勒克县的大巴。经过数小时的旅程,我们终于抵达了这片期待已久的土地。一下大巴,迎接我们的是清新的空气和辽阔的天空,让初次来到新疆的我们感到震撼。在教育局外,已有安排好的车辆接送我们前往各自的实习地点——巩留县城南中学。
到达学校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几个月的生活安排。随后,我们被分配到了各自的宿舍,开始了我们在新疆伊犁的新生活。
二、适应新环境
初到新疆,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首先是饮食方面的变化,新疆的饮食以牛羊肉和面食为主,这与我们平时习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然而,在本地老师的贴心照顾和建议下,我们逐渐适应并喜欢上了这里的美食。其次是气候上的适应,新疆干燥的气候让我们这些来自湿润地区的同学有些不适应。在经历了最初的喉咙干痛和流鼻血后,我们学会了通过多喝水、使用加湿器等方式来缓解不适。
除了物质层面的适应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调整。远离家乡和家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文化,难免会感到孤独和想家。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当地,年级部的老师们经常和我们分享各种各样的趣事,让我们了解当地文化。慢慢地,我们开始享受这里的生活,并且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充满了期待。
在正式上课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教学准备。根据学校安排,我们被分配到七年级担任综合实践老师以及班主任助理。我的第一份任务就是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参加校内的教研活动和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我逐渐掌握了如何制定教案、设计课堂互动环节等教学技能。
此外,我还参与了班级管理工作。作为班主任助理,我协助班主任老师处理日常事务,如跑操,协助布置教室,大扫除等。通过这些实际操作,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管理学生的方法,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堂课。虽然之前做了很多准备,但真正站在讲台上时还是难免紧张。我记得那节课讲的是《认识共青团》。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和小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很积极,纷纷举手发言。看到他们认真听讲的样子,我感到非常欣慰。课后,还有几个孩子跑过来告诉我他们很喜欢我的课,这让我信心倍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心应手。每天早晨,我会早早起床备课;上午和下午则是忙碌的教学时间;晚上回到宿舍后,还会批改作业和反思一天的教学得失。尽管有时候会感到疲惫,但看到学生们一点点进步,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值得了。
这段时间的实习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人生体验。它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三、课堂教学实践
在新疆伊犁巩留县城南中学的实习期间,我将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力求使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且富有成效。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1、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
小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重要议题或难点,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角色扮演:在讲解一些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时,我会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即兴表演的方式帮助其更直观地理解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学生喜爱,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PPT、视频片段等多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学。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使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并理解所学内容。
2、课堂管理
一个高效有序的课堂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在这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明确的课堂纪律:在开学初就向学生明确了课堂纪律要求,包括准时到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等。同时,我也制定了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措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遵守规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坚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在课外时间我会主动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
差异化管理: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我在课堂管理中注意因人而异,对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对活泼好动的学生则适当增加一些挑战性的任务,以保持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3、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化的教学大纲: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围绕这些目标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结合实际生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我会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在教授《现代农业》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结合当下环保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以及在教授《制作创意桃酥》时因地制宜并结合视频等向他们讲解囊的制作。
4、教学反馈与改进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每次月考后都会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个别访谈:选择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面对面交谈深入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想法。
自我反思:每堂课后我都会花时间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并记录下来以便下次改正。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我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同时也激励着我在未来继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四、总结与反思
1、实习的整体评价在巩留县城南中学的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挑战。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使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组织,从与学生的互动到与同事的合作,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我综合素质的一次考验和提升。总体来说,这次实习是极其宝贵的人生体验,它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在实习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挑战:最初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语言沟通障碍。由于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有限,我在课堂上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解释知识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提前准备双语材料;二是利用肢体语言和表情辅助讲解;三是鼓励学生用简单汉语进行交流并给予及时反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情况有所改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其积极性。为此我尝试引入各种新颖有趣的教学元素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并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设计相关任务以增加课堂趣味性和参与度。此外我还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相应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挥潜力。
未来的改进方向与发展目标基于此次实习经历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我认为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特别是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变化;其次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意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群体;最后还要加强自我反思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以实现持续成长进步。长远来看我希望能够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更大成就成为一名受学生尊敬喜爱的优秀教师并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人:汉语言文学B2102班 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