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外国文学教研室开展4月份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活动

时间:2025-04-16浏览:10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教师为根本;教育发展,师德师风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学与教育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四个引领”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争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弘扬高尚师德风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外国文学教研室于2025年4月16日组织开展了“以德立身,以文育人”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活动。活动以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和经验分享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全体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强化育人使命,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人才筑牢思想根基。

活动伊始,教研室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外国文学学科特点展开讨论。教研室主任王盈强调:“外国文学教学不仅是语言与文化的传递,更承载着价值观引领的责任。教师需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在跨文化教学中坚守教育者的道德底色。”

活动中,教研室以教育部公布的师德失范典型案例为镜鉴,剖析问题根源,明确师德红线。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展开反思,青年教师黄晶晶表示:“作为外国文学教师,面对多元文化碰撞,更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课堂内外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教研室还通过分享《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等经典教育题材影视作品片段,探讨教师角色的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

此次专题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外国文学教研室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信念。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师德师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厚植文化自信,以高尚师德和深厚学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青年贡献文学教育的力量。

稿源:外国文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