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当下,文学与教育学院积极践行育人使命,创新开展“五大工程十五个一特色项目”推进学生养成工程走深走实,全方位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学业素养培育工程”旨在通过一系列系统且富有成效的活动,为学生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学习成长平台。该工程精心设计“一月一本书”“一学期一竞赛”“一年一科研”等特色项目,在知识探索过程中锻炼思辨能力,激发创新潜能,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帮助同学们明确大二阶段的学习目标,规划专业成长路径,2025年9月4日2024级汉语国际教育、英语、学前教育各班在辅导员贺文哲的主持下,围绕“保持热爱,持续攀登——我该如何度过大二”主题交流班会,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班会伊始,贺文哲向大家抛出问题“大二,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从大一到大二,是大学生从“适应期”向“定向期”过渡的关键阶段,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个人规划,都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变化既是对大学生自主能力的考验,也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权和成长空间。贺老师从学习模式、生活状态、专业认知、个人规划、社团实践、心态变化六大维度带领大家依次分析如何规划大二生活。 此外,她也从如何合理设置目标,培养成长型思维等角度鼓励大家把稳学习节奏,努力参加学科竞赛,让大二生活实起来。
活动环节,同学们分组交流讨论制定了自己的专属“大二小目标”:有的计划每月精读一本专业书籍,有的打算共同整理对外汉语课堂案例集,还有的约定定期模拟教学场景、互相点评改进。“以前总觉得大二‘不上不下’,现在清楚了,这正是打牢基础、试错探索的好时候。”同学们说到,这次班会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活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如果说大一是初入校园的懵懂适应,大三是聚焦未来的蓄力冲刺,那么大二更像一段承上启下的“黄金成长期”——学生褪去青涩的同时,多了份对自我的清晰认知,在学业深耕、能力锤炼与视野拓展中,悄然勾勒出更具体的成长轮廓。这或许就是大二最珍贵的馈赠——在不疾不徐的成长里,逐渐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撰稿人:汉语国际教育B2401班 蒋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