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教育】文学与教育学院2025级学生入学教育⑦开学思政第一课!学校党委书记彭虎军教授为2025级新生锚定成长航向

发布者:文教学院发布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10

【编者按】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也是大学新生的必修课。文学与教育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实效性强的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构建生活适应力、文化认同力、认知学习力、素质发展力的四力育人模式,不断提高入学教育塑性力,帮助2025级学生顺利完成角色适应和角色转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成长成才开好头,起好步。

   


9月11日午,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党委书记彭虎军教授“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为题,为文学与教育学院2025级新生讲授开学思政第一课。报告会由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娜主持。

课堂伊始,彭虎军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切入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带领新生深刻认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他讲到,从1985年邓小平同志强调“抓好教育工作如同抓好经济工作”,到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党和国家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书记通过梳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脉络,结合意大利、英国等世界强国崛起中“教育优先布局”的历史规律,让新生们直观感受到教育对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关键作用。在阐释教育强国“三大属性”“六大特质”“八大体系”核心内涵时,书记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用生动的学校发展案例让理论变得可知可感。他提到,学校依托步长制药企业办学优势,构建“三结合 五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104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17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正是对教育“人民属性”“政治属性”“战略属性”的生动实践


针对“如何在大学阶段为教育强国建设积蓄力量”,书记新生们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学“专业知识”,筑牢立身之本。要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前沿动态,培养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素养二要学“综合素养”,拓展成才之翼。要广泛涉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等不同领域的知识,构建广博而多元的知识体系三要学“价值观与品格”,把稳人生之舵。要学会明辨是非、恪守道德、敬畏规则、诚信担当要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要学会尊重、包容、关爱他人,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四要学“实践与创新”,锤炼实干之能。要积极投身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科研项目、志愿服务和各类竞赛活动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才干。


此次思政课既是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深入解读,也是学校“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实践。课后,文学与教育学院第一时间组织新生开展分组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这堂思政课为起点,明确大学目标,主动学习、积极实践,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