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德者,本也。”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文学与教育学院党总支在师生群体中广泛开展“思政教育培优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教师坚持“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在现有专业知识讲授中深挖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领价值观;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9月18日,在“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这个承载着民族记忆的特殊时刻,文学与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精心组织全体学生党员在4J403会议室集中观看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以历史为教材,以信仰为指引,让我们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精神洗礼。
此次思政课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虎生、欧阳奇老师主讲,他们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详实的文献史料,回溯了全民族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并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抗战岁月到和平时期、从救亡图存到复兴追梦,时空坐标的交叠里,变化的是战场形态,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冲锋姿态——这个扛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政党,只会把一座座里程碑当作一个个新起点。
思政课观看过程中,会场气氛庄重肃穆,那些侵略者的野蛮行径与先烈们的抗争壮举,深深镌刻在每个人心中。会后,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贺文哲讲到,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力量。我们必须把爱国情转化为求知欲,锻造过硬本领,扛起民族复兴的青年担当。作为文教学院的学生党员,我们既要从典籍中传承民族气节,更要以笔为刃、以文铸魂,讲好中国故事。希望全体学生党员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警示,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专业学习中锤炼品格,在实践行动中践行使命,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党员。用青春行动守护家国安宁,续写民族复兴的时代答卷。
撰稿人:贺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