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修养提升工程】“镜头里的中国红”微视频系列活动(一)——诉秦岭千年故事,承万里华夏之韵

发布者:文教学院发布时间:2025-09-30浏览次数:10

【编者按】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当下,文学与教育学院积极践行育人使命,创新开展“五个工程十五个一特色项目”推进学生养成工程走深走实,全方位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品德修养提升工程”作为关键一环,承载着塑造学生高尚品德、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使命。该工程精心打造“一周一善举”“一季一楷模”“一学期一实践”等特色项目,“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为唤醒红色记忆、传递家国情怀、注入青春力量,文学与教育学院特组织开展“镜头里的中国红”微视频系列活动,本期是第一期,由汉语言文学B2410班谢依蓉同学讲解的秦岭博物馆红色展馆

视频中的镜头语言轻盈却满含力量,每一幕都紧扣展馆故事的核心。开篇聚焦讲解员轻触革命军旗的指尖,红色绸缎在光影中流转,旁白“这抹红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记忆密码”,瞬间将观众带入红色语境。转到“秦岭抗战记忆”展区,镜头特意慢下来,定格19岁通信兵战地日记里“若我不归,愿山河无恙”的字句,旁侧旧电台静静陈列。伴着讲解员略带哽咽的讲述,观众仿佛听见穿越硝烟的通信信号,触摸到先辈“以青春护山河”的滚烫初心,没有刻意煽情,却让人红了眼眶。对“新时代红色”的诠释更见心意镜头扫过“新时代秦岭答卷”展区的巡山日志、乡村振兴规划图时,孩童一句“阿姨,卫星云图也是红色故事吗?”的提问,与讲解员“守护先烈换来的山河,就是今天的红色故事”的回应,恰好道破传承的真谛——红色从不是旧物,而是当下的坚守与守护。

结尾处,观众在“红色承诺墙”书写心愿的画面,与“中国红是回望时的热泪,更是向前走的勇气”的结语重叠。整部作品无华丽特效,仅以真诚镜头还原展馆故事,却让“传承”二字具象可感,更显同学们对红色精神的深刻理解。

稿源:学院学生分会宣传部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