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翱翔于天地间的野生鸟类不再沦为渐远的剪影,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时代发展中扎根生长,在“守护野生鸟类,共建自然家园”微视频宣讲展播活动中,纪雪妮同学以赤颈鹤湿地栖居、黑颈鹤高原繁衍为脉络,融合镜头实拍与深度讲解的作品,用细腻的画面与恳切的宣讲,串联起鸟类生存与生态保护的紧密联结,让同学们在光影流转间读懂“守护飞羽,就是守护家园”的深刻意义。
视频开篇,镜头悄然潜入晨光熹微的湿地秘境,水波轻漾间,赤颈鹤修长的身影踏水而来。宣讲声同步响起:“赤颈鹤是湿地的‘生态调节器’,它捕食害虫控制种群平衡,每一个动作都在维系着脆弱的湿地生态链 。”紧接着,镜头翻越山峦,来到海拔数千米的高原草甸,黑颈鹤的身影在雪域苍穹下愈发清晰。“黑颈鹤是高原生态的‘晴雨表’,能在零下几十度极端环境中存活的它们,对气候与环境变化极其敏感 。”镜头追随黑颈鹤的足迹,记录下它在高寒草甸觅食植物种子的场景,展现它抵御风雪、守护幼鸟的坚韧。而当宣讲节奏从科普转向叩问,镜头也完成了从“展现美”到“揭示忧”的深刻转变。左侧屏幕回放赤颈鹤在完整湿地自由起舞、黑颈鹤在洁净草甸肆意翱翔的影像;右侧屏幕则呈现湿地退化后,赤颈鹤在残荷断水中艰难觅食,以及游客丢弃的垃圾侵占黑颈鹤栖息地的画面。宣讲者的声音带着沉重:“当我们填埋湿地、污染高原时,失去家园的仅仅是赤颈鹤与黑颈鹤吗?湿地涵养水源、高原调节气候,这些鸟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最终守护的是人类自己的生存根基 。”鲜明的画面对比与直击灵魂的提问,让“保护鸟类即保护人类”的理念深入人心。
这部作品,以鸟类为镜、以生态为核、以宣讲为魂,既是对野生鸟类之美的深情礼赞,也是对生态保护的恳切呼吁。它让我们懂得,关注赤颈鹤的绯红颈项、黑颈鹤的墨色飞羽,不仅是欣赏自然之美,更是感知生态健康;守护野生鸟类的家园,不仅是践行环保责任,更是为人类未来筑牢根基。
稿源:学院学生分会宣传部
